所见古诗中的振林樾是什么意思

mobile365sport365 📅 2025-10-14 07:12:59 ✍️ admin 👁️ 1611 ❤️ 181
所见古诗中的振林樾是什么意思

【来源:文旅金山】

幼儿蒙学

金山区图书馆

“童蒙养正,培根固本”——幼儿蒙学即指以幼儿教育启蒙阶段给予重要的养正教育。金山区图书馆特推出“幼儿蒙学”栏目,涵盖古诗词、国学经典、历史典故等板块,不仅为幼儿提供了多方面的知识,也能全方位培养幼儿的品格。

传承从娃娃抓起,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让幼儿从诗词中体会韵味,品味诗词的无穷意境,从而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让我们一起感受中国古诗词之美吧!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

1.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2.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4.欲:想要。

5.捕:捉。

6.鸣:叫。

7.立:站立。

赏析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诗人在生活中偶遇的一幕场景—— 牧童骑牛高歌,却因意欲捕蝉而忽然闭口站立。诗中前两句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勾勒出一个天真烂漫、悠然自得的牧童形象,他骑着黄牛,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展现出一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命状态,此时的牧童无欲无求,尽情享受着自然的美好,其形象鲜活且充满生机。后两句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笔锋一转,牧童因听到蝉鸣,心生捕捉之意,瞬间停止唱歌,安静站立,从动态转为静态。这一变化不仅表现出牧童的天真活泼与机智灵活,同时也揭示了欲望的产生对人原有自在状态的打破。

袁枚通过对这一场景的细致描绘,表面上是在刻画一个充满童趣的牧童形象,赞美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人借此对成年人失去赤子之心的现状进行批判与警醒,反映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因追逐名利等欲望,牺牲原本自由自在、无欲无求的生活方式,陷入精于算计、勾心斗角的状态。整首诗语言浅显明了,形象生动,虽无严格格律限制,却活泼自由,以自然流畅的笔触描绘出和平、宁静且优美的田园风光,在看似闲情逸致的描写中,巧妙地寄托了诗人的情思,展现出诗人所追求的“真性情” 境界。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袁枚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其文笔与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推荐

原神玑衡任务
LOL在哪些国家开服
瑞文电玩皮肤价格概览:2025年瑞文电玩皮肤价值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