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就是,果实生长膨大期遇干旱时,果实膨大速度慢,如果突然加大果实的水分供给,果肉细胞吸水膨胀,生长迅速,但是果皮生长速度却不能加快,于是出现果肉与果皮生长膨大速度不平衡的情况,导致果皮皮层组织撕裂,形成裂纹 。
水裂纹的产生原因
1、遗传原因
富士苹果裂纹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其亲本是国光和元帅,而国光是较易产生裂纹的品种,元帅也较易产生果诱,亲本裂纹性状遗传到富士上。
2、土壤水分忽干忽湿
果实中的水分主要是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运输供应,如果土壤中水分管理不平衡,忽干忽湿,就特别容易发生。
遇干旱天气,果园土壤水分少,又不及时灌水,等到旱情严重,果实膨大受阻时才大水灌园,土壤水分的突然加大,会导致果实从缺水到水分突然加大,从而发生裂果或水裂纹。
3、高温、暴雨、冻害等不良气候
干旱、高温、多风、多雾等不良气候导致果园环境突变也是水裂纹发生诱因。
特别是连续多日期高温干旱后,突降暴雨,降雨强度大,雨过天晴,又遇持续高温会导致苹果水裂纹大发生。
幼果期遇冻害,冻伤皮目,也易产生裂口。
4、土壤瘠薄,保水能力差
现在因为长期用肥不当或土壤管理不科学等因素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养分不均衡,保水保肥能力很差。
常常出现土壤墒情不好,容易干旱缺水,一灌水或降雨又容易出现涝情,灌水后不能保水,很快又干旱。这种土壤最容易导致水分供应不平衡,出现水裂纹。
5、施肥不合理
长期单一施用化肥,缺少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导致树体养分不均衡;
施肥方式不当,导致根系上浮,降低了树体的抗旱抗涝能力;
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氨气上升,灼伤叶片和果实,特别是枝条下部的果实,裂纹、裂口、皴皮严重。
6、果袋质量不佳
使用了劣质果袋,果袋疏水性不佳,易被水浸湿,或进入雨水,果实水中浸泡易产生水裂纹。
7、果园郁闭,光照不良
修剪不合理,果园密植,导致树冠郁闭,内膛通风透光不良,导致果皮角质层发育不健全,水裂纹发生重。
果实摘袋后,阳面着色均匀,阴面因缺少光照,表层细胞排列不整齐,易发生水裂纹。
8、果实摘袋后雨水
果实摘袋后遇雨,果实的梗洼等处易积水,发生水裂纹严重。
9、树势树龄
一般来讲,树龄大,树势弱发生多且重;树龄小,树势强的发生少且轻。
采取的防治措施
1、加强土壤水分管理
加强果园水分管理是减缓裂纹病发生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有条件的果园,尽量能在冬季或早春灌一次透水,并重视果实膨大期的灌水,保持稳定的土壤含水量,使果实均衡生长。
水源条件差的地方,应推行果园生草和节水灌溉技术,如覆草滴灌、生草微喷等,以调节土壤水分和氮素的供应。
保持土壤及田间小气候有合适的湿度,防止久旱逢雨后温、湿度的急剧变化而诱发裂纹病。
新建园亦可采用起垄栽培,可迅速排水,有效防止降雨积水。
2、科学施肥
秋施基肥,重视果园有机肥的施用及平衡施肥,花蕾期喷一次硼肥,幼果期套袋前结合喷药喷施硼肥和钙肥。摘袋前和摘袋后,各喷一次钙肥。
3、选用优质果袋
果袋质量要佳,套袋时减少单层劣质纸袋的使用,选择优质双层袋,干旱地区也可以选择纸加膜袋。
套袋时,将袋口封严,不能让雨水顺果柄流入果袋,使果实免遭雨水侵袭,可有效防止裂纹病发生。
4、培养良好树体结构和增强树势
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及健壮的树势是防止裂纹病发生的措施之一。
良好的树体结构,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雨后水分散失快,可减少果实吸收外界水分的时间;健壮的树势,利于稳定果实发育的小气候环境,有效防止裂纹病。
5、重视果园综合栽培管理
乔化树若郁闭,要间伐或大改型,一是保证通风透光,二是保证果品质量。
幼果期尽量少用对果皮细胞有刺激性的农药,特别是乳油类药剂。
及时摘叶、转果、地面铺反光膜补光,促进果皮健全发育。
优化树形,疏除过多枝条,打开层间光路,减少低光效冠区,为果实均匀着色创造有利条件。
脱袋时避开多风、骤变天气,脱袋后建议打一遍清水药加钙肥,全园杀菌且补钙。
叶面喷钙、硼 麻袋小哥推荐使用 钙镁一号(促进光合 保花保果 植株健壮 钙镁速补 预防裂果 提质增重)
国内首创钙+镁悬浮剂;悬浮率高;长期放置不分层;入水速溶,3分钟清澈透明;含量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同时补多种微量元素。
Ca+Mg≥100g/L
硝态氮≥137 g/L抗病因子 ≥60g/L
水溶性钙 ≥134g/L生物雌激素≥ 80g/L
氧化镁 ≥25g/LPH值7.8
Cu+Fe+Mn+Zn+B+Mo:10g/L-30 g/L
大田作物:稀释100-200倍,整个生长周期喷施2-4次。
瓜果蔬菜类:稀释200-400倍,间隔14-21天喷施1次。
果蔬类作物:稀释400-600倍,在开花前期,幼果期及采集后各喷施1次。
冲施、滴灌、微灌:在作物整个生育周期施用2-3次,亩用量0.5kg-1kg。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